查看原文
其他

时评 | 王忠敏:我对强制性标准的认识

2015-09-22 王忠敏 质量与认证

中国是国际上唯一存在强制性标准的国家,不仅有国家强制标准,也有行业和地方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从何而来?追根溯源,它绝不是来源于市场经济,而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出身于计划经济之下。


计划经济又缘何而来呢?不是马克思、不是列宁,不是毛泽东,而是斯大林。


马克思创建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革命理论的时候,并没有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列宁领导无产阶级用革命的手段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时候,也没有从容地开展经济建设。前苏联一建立,马上面临的就是帝国主义的反击、包围和挑战,加上列宁去世过早,根本就来不及发展经济。


斯大林掌管苏共的时候战时经济并未结束,那时苏联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巩固政权战胜敌人封锁为核心的,当然一切都要有计划,听指挥。


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也是如此,共产党虽然夺取了政权,也要巩固政权、打破封锁,何况周边还有敌对势力,朝鲜战争又对中国的新生政权构成严重威胁,当时国家的经济建设不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也不行。既然是严格的计划管理,标准和标准化自然也在其列,所以当时规定“标准一经制定就是技术法规”的说法并没有错,战时经济一切都需要高度统一。


早在2003年9月15日,我在《中国质量报》上发表《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标准化事业的新发展》的署名文章。当时就指出:“与国际上的习惯做法不同,我国的标准化事业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从建国一开始就是行政主导,政府包办,企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状况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管理方式直接相关”。


我在文章中指出:“到目前为止,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建国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实行的是严格的中央集权制的计划经济,企业的生产全部被纳入国家计划严格管理。原材料、能源由国家供应,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企业的功能只是在国家严格管理下组织生产,标准当然也要由国家统一制定、颁布和推行了。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还这样明确“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就是技术法规”,实行强制性管理。可见中国的标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政府管理经济、指挥生产的行政手段,由政府包办,让企业实行的。这种体制决定了企业根本就没有对标准的自主。”


我在文章中做了下述分析:


“存在决定意识。一种管理体制影响之下产生的传统观念,一经形成就有着强烈的滞后效应。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形成的陈旧的标准化理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标准化是政府行为,标准由政府制定,让企业接受和实行;


二是企业接受和实行的程度,须经受政府部门的检查、监督甚至处罚;


三是制定和推行哪些标准,不是从市场需求出发,而是由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视其管理需要而定;


四是标准只是为了满足低水平生产,不研究如何引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调整,扩大对外贸易。


正是在这些理念支持下,政府曾经下力气搞过“消灭无标生产”,“宣贯”新标准,推动“采标”,也搞过那么多的“培训”、“办班”、“罚款”,但仍有相当多的企业认为是额外负担,行为故我。就政府主管部门来说,总是企图把标准和标准化做为行政管理手段来实行,把标准立项、经费分配和标准审查的行为做为行政权力来实施。这些旧传统、旧观念的种种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不但越来越不合时宜,而且也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 End -


信息来源 | 中国标准化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质量领域、检测认证行业更多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